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答辩

材料

  • 任务书
  •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封面、摘要与关键词(中文/英文)、目录、论文(说明书)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致谢(必要时))15000字以上
  • 图纸或代码(必要时)
  • 电子文档;
  •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外文翻译表及外文原件; 5篇,5000汉字
  • 中期考核表;
  • 论文评阅书;
  • 总评分及评语表

论文

摘要

  • 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和论文的意义
  • 400-600字。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
  •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英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

关键词

  • 要求3-5个,按词条概念外延层次由左到右排列。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英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

目录

  • 目录按章、节、条序号和标题编写,一般为二级或三级,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包含摘要(中、英文)、正文各章节标题、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
    格式要求、打印见附件一后面。具体文件模板在附件二

作者:Act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91472/answer/20572099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章是绪论。基本所有论文都可以套用这个模板: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一章就是介绍你开始研究之前的准备工作,是证明你的研究会有价值、有意义用的。

第二章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可以分成:定义、基本要素。假如你的论文里出现了两个研究的关键,一个是小组合作,一个是语法教学,那你就得各做一遍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我就没法讲了,毕竟涉及到的领域不一样,你用到的理论也不一样。这一章,就是和你的研究相关的、比较权威的一些理论学说,是为你的研究做理论支撑用的。

第三章是对xxxx的研究。论文不一样,研究过程肯定也不一样,按照你的研究过程来写就行了。一般分成实验设计、实验过程这两个板块。有的人要建模,有的人要做实验,有的人要走访调查,这里我就无能为力了。

第四章是研究结果分析。注意这里可不是让你直接得出结论,而是对你研究以后得出来的数据、现象等等进行分析和总结。顺序是研究结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以说一下这个结论反映了什么,研究的不足是什么(根据你的字数决定要不要加这两个板块,我因为字数太多就删掉了)。

第五章是对xxxx的建议。这个也是分角度来写建议,也可以合并到第四章作为一个小板块。因为我这个课题的研究还挺宏观的,那个研究生建议我单独摘出来写。

第六章是结论。我当时没明白,前面不是写过一次结论了吗怎么又来一次,问了研究生才知道这里的结论是针对你做整个研究或者你写这篇论文的整个过程的,不是学术性质,是对自己的反思,基本都是些套话就结束了。


电子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中所有文件资料,均应完整有序地刻入光盘,以供存档。


开题报告

  • 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基础

  • 研究(或调研)方案和思路(技术路线)

  • 论文框架结构

  • 参考文献

  • 工作进度安排

  • 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需要10篇以上相关文章的阅读量),

  • 开题报告需经过各系或论文指导小组讨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下一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

  • 开题报告撰写不少于2500字,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方案拟定与分析、论文框架结构、实施计划、文献综述等。

有见解的。
预期目标和结果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的写法侧重于你要做什么?比如什么存在问题,因此过渡到你需要研究什么。
研究意义侧重于你做的东西有什么价值?对自身有什么提高,对行业有什么帮助或用途。

你的研究对于该领域,该学科或国家,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1)用具体的例子,少用一些国家的政策来说明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意义。
(2)说明为什么你的研究将由于主实现和强调这些意义和价值
(3)解释说明研究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4)描述你的研究将产出的新知识,新方法或新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做这个,以及做了之后会怎样这两个问题。
比如:
(1)对……本体的研究的价值。
这一……的研究可以弥补……学界对这一……研究的不足,深化与之密切相关的……的研究
及相关的……研究。
对……从……的角度进行研究,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问题,突破传统的从……的角度去研究……的模式,使……的研究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获得解决方法。
(2)对……(实践方面/应用方面)的价值。
……的研究有助于……。
对……(教学/应用/实践)也有一定的启示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 知乎 (zhihu.com)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外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哪些研究?
要分层次分维度地去把国内外我们感兴趣的,我们想要做研究的,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那些事情阐述清楚。
(2)国内外在这方面已经有哪些研究成果?
列出和介绍相关研究的代表性专著,论文,资料等。
具体行文的时候,分章节,小标题去阐述,一个小标题是一个历史阶段,然后举一个具体例子比如在这个历史阶段里有哪些历史人物做了哪些具体的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哪些研究值得借鉴?以前的研究进展到现在,还有什么问题,我想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将有哪些突破?

意义和后面内容、创新点对应。


外文翻译表及外文原件

  • 5篇(或5万印刷符)以上的外文参考资料。
  • 提交5000汉字(或2万印刷符)以上的外文翻译。
  • 翻译外文内容必须与毕业设计(论文)有紧密联系,并说明出处。原文如系网上下载,无法提供原文复印件时,则应注明下载的网址、网站、题名、文献发表时间等。

进度条

2023年2月23日

  • 复现代码tensorflow/pytorch 2023年2月26日
  • IMU相关

2023年2月26日

  • 整理 论文笔记
  • 参考文献,要翻译的文献5。 2023年2月27日
  • 开会
    • 确定要翻译的文献,
    • 确定研究主要内容(数据采集处理,提取特征,机器学习模型(识别与重构),数据采集处理也是吗),研究基础是什么, 研究(或调研)方案和思路(技术路线)是指具体怎么做研究内容吗(明确细节?讨论、如何验证),确定论文框架结构,确定工作进度安排。
    •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案(技术路线)、论文框架结构的区别。论文框架结构是图+图的描述吗
    • 机器学习or深度学习,SVM or CNN

2023年2月28日

  • 开题报告 2023年3月3日

2023年3月2日

  • two popular public datasets for IMU-based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 try some ML/DL models to classify those data.
    • UCI-HAR
  • 整理毕设文档中内容,按论文对应内容块整理

2023年3月25日

  • 如何同时连接三个传感器。
    • 校准
    • 目前连接一个传感器,采用的 1. 邮件传输(每次发送的文件内容不一样?) 2. mqtt实时传输。
    • 2种传输,1. 记录两个imu的时间不一样。记录accelerometer/gyroscope的时间少部分不一样。 2. accelerometer/gyroscope的时间都不一样 怎么对齐
    • 通过电脑上窗口的按钮记录表情start/end时间,在传递的数据中找到与start/end时间最相近的那一段作为该表情片段。
    • 组合数据 Accelerometer加速计3。Gyroscope陀螺仪3。Magnetometer磁力计3(这个好像不太需要?)。MEMS_Sensor_Fusion_(Compact)四元数4(传输不了?)
  • 处理数据
    • record 4 seconds of IMU data (200 samples) from all channels (axes) and take the sample mean of these values which we call offset。 To account for the drift in gyroscope measurements, we adjust the gyroscope readings of each frame by the calculated offset
    • 滑动窗口,拼接数据“2s window (chosen experimentally) and a step size of 500 ms is applied to extract frames for final prediction.” (Verma 等, 2021, p. 7)
    • a low pass filter (cutoff frequency: 10Hz) and a high-pass filter (cutoff frequency: 0.1 Hz) on each axis of the segmented frame.
    • 数据增强
  • For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we featurised the filtered data into time domain (mean, root-mean-square, zero-crossings, etc.), frequency domain (spectral power, entropy, DC component etc.) and time-frequency domain (wavelet coefficients) features for each axis [78]. In total, we computed 71 features per axis resulting in a feature vector of 852 dimensions (71 features/axis × 6 axis/IMU × 2 IMU). We further applied a Gini-importance based feature selection to reduce the vector size to the most important 150 features
  • For deep learning approaches, we first stacked the filtered data from both IMUs to form a 12-dimension signal. Then, we rearranged this data according to the input size of the network used
  • 基本的表情序列,7个Happiness / Joy,Sadness,Surprise,Fear,Anger,Disgust,Contempt。 同一个表情每个人每次做的都不太一样,尤其是angry surprised fear。表情单元有些表情也很微小。有什么建议?

2023年3月25日

  • 数据增强
  • 滑动窗口
  • filter
  • 时域和频域
  • IMU

2023年3月26日

  • check_key_hy。imu名字相同检索不了。————在ble sensor软件直接改名字就好
  • acc_gyro_mag_char 对的,if改成直接运行

数据传输

  • quaternion_char不是四元数吗,怎么只输出3个数?
  • 记录3个imu的ts_receive(timestamp)不一样,怎么对齐数据?

采集表情

  • 目前计划通过电脑上窗口的按钮记录表情start/end的timestamp,在传递的数据中找到与start/end的end的timestamp最相近的那一段作为该表情片段。这样操作可以吗,师兄有什么建议吗?
  • 基本的表情序列:Happiness,Sadness,Surprise,Fear,Anger,Disgust,Contempt。 同一个表情我每次做的都不太一样,尤其是angry surprised fear,难以捕捉统一的数据形态。师兄有什么建议吗?

数据处理。我看到expressear中做法是这样的,我们的实验也是类似处理吗?

  • 偏移 record 4 seconds of IMU data (200 samples) from all channels (axes) and take the sample mean of these values which we call offset。 To account for the drift in gyroscope measurements, we adjust the gyroscope readings of each frame by the calculated offset
  • 滑动窗口,拼接数据 “2s window (chosen experimentally) and a step size of 500 ms is applied to extract frames for final prediction.” (Verma 等, 2021, p. 7)
  • 滤波 a low pass filter (cutoff frequency: 10Hz) and a high-pass filter (cutoff frequency: 0.1 Hz) on each axis of the segmented frame.
  • 数据增强 时域 频域 时频域

2023年4月10日
驳回555
关于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部分,国内外研究现状, 请按照学术规范撰写。1. 国内外研究现状,要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 并简要分析。不是仅仅简单罗列 ; 2. 文献20篇,引用标注也仅仅8篇,形式上、篇幅上均不满足要求。可以认为这部分就是你将来论文第一章的重要构成。

2023年4月13日
佛了
关于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部分,特别是国内外研究现状, 请按照学术规范撰写。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通常不再列举参考文献,建议按照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拟采用的实验技术手段等进行叙述。 研究基础部分也只是列举部分自己课题组的前期相关工作。
(就是说文献引用主要在前面,包括论文撰写 也主要是第一部分)

经验总结

  1. 每次记录实验进展、stuck、next。分模块例如甘特图 知道目前在进行哪个板块,调参、画图、机器学习、数据特征、数据增强。——不然容易干很多无用功,浪费时间,效率低下
  2. git 同步
  3. 早点采集完数据跑模型,3个人和15个人的跑出来,3个人可能不用调参就acc很好,15个人可能调了参数也不如。
  4. 清晰流程,哪些是重要紧急的可拓展项,哪些对比图可以之后做,合理安排时间。

end